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>正文

盘点唐朝十大名相,个个能力非凡

来源:个人图书馆-凤凰山居士    时间:2023-06-23 14:50:37

原创 讲历史:盘点唐朝十大名相,个个能力非凡


(资料图片)

2023-02-02 16:27 来源: 科技你我

第一位:房玄龄

房玄龄(579年—648年8月18日),名乔,字玄龄,齐州临淄(今山东临淄)人。唐朝初年名相、政治家,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。晋阳起兵后,投靠秦王李世民后,积极出谋划策,典管书记,选拔人才,成为秦王府得力谋士之一。武德九年(626年),谋划玄武门之变,随同杜如晦等五人居于首功。唐太宗即位后,拜中书令,封邢国公,负责综理朝政,兼修国史、编纂《晋书》。执政期间,房玄龄善于谋略,杜如晦处事果断,并称“房谋杜断”,成为良相典范。迁尚书左仆射、司空,封梁国公,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。贞观二十二年(648年),,追赠太尉,谥号文昭,配享太宗庙廷,陪葬昭陵。

第二位:长孙无忌

长孙无忌(?—659年),字辅机,河南洛阳人,鲜卑族。唐朝初期政治家,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,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,文德皇后同母兄。长孙无忌幼年丧父,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。聪明鉴悟,雅有武略,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,进而结为姻亲。晋阳起兵后,前往谒见投效,跟随唐太宗征战四方,成为心腹谋臣,封上党县公,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。永徽年间,长孙无忌在《贞观律》基础上主持修订《唐律疏议》,冤杀吴王李恪,反对“废王立武”。显庆四年(659年),为许敬宗所诬,削爵流放黔州(今重庆市),自缢而死。上元元年,追复官爵,陪葬昭陵。

第三位:杜如晦

杜如晦(585-630年),字克明,京兆郡杜陵县(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)人。唐朝初年名相,襄州刺史杜吒之子。晋阳起兵后,成为秦王李世民幕府谋臣,授兵曹参军。迁陕州长史,从平薛仁杲、刘武周、王世充、窦建德叛乱。迁秦王府从事中郎,积极运筹帷幄,为时人所敬服。文学馆建立后,位列十八学士之首。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时,位居首功,拜太子左庶子,册封蔡国公。唐太宗即位后,历任兵部尚书、检校侍中、吏部尚书,迁右仆射,配合房玄龄同心辅政,负责选拔人才、制定法度等,并称“房谋杜断”。贞观四年(630年5月6日),,时年四十六岁,追赠司空、莱国公,谥号为成。贞观十七年(643年),图形凌烟阁,位列第三。

第四位:狄仁杰

狄仁杰(630年—700年),字怀英,并州太原(今山西省太原市)人。唐朝时期杰出政治家。天授二年(691年)九月,升任宰相,担任地官侍郎、同平章事,为酷吏来俊臣诬害,贬为彭泽县令。营州之乱时,得到起复。神功元年(697年),担任鸾台侍郎、同平章事,迁纳言。勇于犯颜直谏,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,培植举荐忠于唐朝的大臣进入朝廷,成为大唐社稷光复的重要支柱。久视元年(700年),拜中书令,卒于任上,追赠文昌右相,谥号文惠,累赠司空、太师、梁国公,配享唐中宗庙廷。

第五位:马周

马周 (601年-648年),字宾王,清河茌平(今山东茌平县茌平镇)人。唐朝宰相。贞观五年(631年),上书谏言有功,拜门下省值班侍奉,历任监察御史、给事中、中书舍人、谏议大夫。接续郑国公魏征的风骨,屡次直言进谏,匡正朝政得失,为贞观年间的政治改良以及“贞观之治”的形成和延续发挥了积极作用,后迁中书侍郎、中书令、太子右庶子、代理吏部尚书、银青光禄大夫等一系列重要职务,深得唐太宗爱重。贞观二十二年(648年),,四十八岁,追赠幽州都督,陪葬昭陵。唐高宗即位后,追赠尚书右仆射、高唐县开国公,配享高宗庙庭。

第六位:张说

张说(yuè)(667年-730年),字道济,一字说之,河南洛阳人,唐代政治家、军事家,文学家。张说脾气暴躁,与同僚关系不睦,而且生性贪财,因此遭到弹劾,被免去中书令,后被迫致仕。不久,张说被起复,先为右丞相,又任左丞相。开元十八年(730年)十二月,时年六十四岁。唐玄宗于光顺门举哀,罢十九年元正朝会,追赠太师,谥号文贞。张说前后三次为相,执掌文坛三十年,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,与许国公苏颋齐名,号称“燕许大手笔”。

第七位:宋璟

宋璟(663年—737年),字广平,邢州南和(今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)人。唐朝名相,北魏吏部尚书宋弁七世孙。博学多才,擅长文学。考中进士,授上党县尉,迁中书舍人、御史中丞、吏部侍郎,官至吏部尚书、刑部尚书。开元十七年(729年),拜尚书右丞相、上柱国、开府仪同三司,进爵广平郡公。开元二十五年(737年),卒于洛阳,七十五,追赠太尉,谥号文贞。先后历仕武后、唐中宗、唐睿宗、唐殇帝、唐玄宗五朝,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,与姚崇同心协力,辅佐唐玄宗开创“开元盛世”,与房玄龄、杜如晦、姚崇并称唐朝四大贤相。

第八位:张九龄

张九龄(673年~740年)字子寿,号博物,韶州曲江(今广东韶关市)人。唐朝开元名相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、诗人,西汉留侯张良之后,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。聪明敏捷,善于属文。景龙初年,进士及第,授校书郎。唐玄宗即位,迁右补阙,得到宰相张说奖拔,拜中书舍人,迁中书侍郎、同平章事,迁中书令,开元盛世的最后名相。他举止优雅,风度不凡。富有胆识和远见,忠耿尽职,秉公守则,直言敢谏,选贤任能,不徇枉法,不附权贵,为“开元之治”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第九位:张柬之

张柬之(625年—706年),字孟将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市)人。唐朝名相、诗人。涉猎经史,进士出身,授清源县丞。以贤良方正科入试,擢监察御史、中书舍人。论事得罪武则天,出任合州刺史、蜀州刺史、荆州长史。得到宰相狄仁杰举荐,迁洛州司马。狄仁杰再荐之,拜刑部侍郎。再得姚崇推荐,拜中书侍郎、同平章事,成为宰相。神龙元年(705年)正月,联合桓彦范、敬晖等人,乘着武则天生病,发动神龙政变,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,复辟唐朝。拜吏部尚书,封汉阳郡公,累封汉阳王。除恶不尽,遭韦后和武三思排挤,再贬流放泷州(在今广东罗定),气愤致死,时年八十二。追赠司徒、中书令,谥号文贞,配享唐中宗庙庭。

第十位:姚崇

姚崇(651年-721年),本名元崇,字元之。陕州硖石(今河南陕县)人。唐朝名相、著名政治家,嶲州都督姚懿之子。曾任武后、睿宗、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。提出《十事要说》,力主实行新政,推行社会改革。兴利除弊,整顿吏治,淘汰冗职,选官得才;抑制权贵,发展生产,为“开元盛世”的出现,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。执政三年,誉为“救时宰相”,与房玄龄、杜如晦、宋璟并称“唐朝四大贤相”,以开府仪同三司致仕。开元九年(721年),,七十一,追赠太保、扬州大都督,谥号文贞。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尔街制鞋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44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